夏季高温天气及汛期雷电、暴雨、大风等极端天气给安全生产带来诸多挑战,为切实防范各类安全风险,现梳理重点部位主要风险及针对性防范措施,各医疗机构需高度重视,周密防范,确保平稳度汛、安全度夏!
01 消防安全
主要风险
高温干燥天气下,易燃物着火点降低,医院内易燃物品多,一旦出现明火或电气故障,极易引发火灾。部分医疗机构为应对汛期,防汛沙袋、抽水泵等应急物资随意堆放,堵塞消防通道、安全出口;消防设施长期未维护,灭火器压力不足、消火栓阀门锈蚀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误报或失灵等问题频发,导致火灾发生时无法及时响应处置。
防范措施
立即开展消防通道专项整治,确保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畅通,严禁堆放任何杂物。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,更换失效灭火器,维修消火栓,调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,保证完好有效。组织消防演练,培训医护人员掌握灭火器、消火栓使用方法和火灾逃生技能,确保火灾发生时能迅速疏散患者和群众。
02 电气安全
主要风险
高温使用电负荷急剧增加,医院内医疗设备、空调等大量电器同时运行,老旧电气线路容易过载、短路;配电箱、插座等电气设施若防水性能差,在汛期遇雨水侵袭,会出现漏电、触电风险;部分医疗机构应急发电设备维护不善、燃油储备不足,遇到长时间停电,无法保障手术室、ICU等重点区域电力供应。
防范措施
对全院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排查,重点检查线路老化、私拉乱接问题,及时更换老化线路,规范布线。为配电箱、插座加装防水罩,对位于地下室、一楼等易受雨水影响区域的电气设施,提高防护等级。定期试运行应急发电机,储备足量燃油,配备专业电工24小时待命,随时处理电气故障。
03 建筑安全
主要风险
汛期强降雨可能导致屋顶防水层破损、墙体裂缝渗漏,影响建筑结构安全;排水系统若存在管道堵塞、排水不畅问题,易造成院内积水内涝,地下室、地下车库被淹,危及患者和医护人员生命安全。
防范措施
在汛期来临前,对医院建筑进行全面体检,修补屋顶裂缝和防水层,加固墙体。清理排水管道、雨水井内淤泥杂物,确保排水畅通;在地下室、地下车库入口安装防洪闸,配备大功率抽水泵,设置水位监测报警装置,实时监控积水情况。对老旧建筑进行沉降观测,发现地基不稳等异常情况,立即停止使用相关区域并进行加固处理。
04 危化品安全
主要风险
夏季高温,医院储存的酒精等易燃危化品挥发加快,若储存不当,遇明火或静电易引发爆炸;氧气瓶等压缩气体钢瓶,在高温环境下瓶内压力升高,存在爆炸风险;部分医疗机构危化品储存仓库未安装防爆设施、通风降温设备故障,导致危化品泄漏、中毒等事故发生。
防范措施
严格执行危化品双人双锁管理制度,易燃危化品储存温度控制在30℃以下;压缩气体钢瓶避免阳光直射,放置在阴凉通风处,安装压力表实时监测压力。定期检查危化品储存仓库通风、降温、防爆等设施,确保正常运行;对废弃危化品,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回收处理,严禁随意倾倒。
05 特种设备安全
主要风险
医院内的电梯、锅炉、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,在高温高湿环境下,金属部件易腐蚀,影响设备性能和安全性;电梯控制系统受潮可能出现故障,导致电梯停运、人员被困;锅炉、压力容器若未定期检验,安全阀、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失灵,存在爆炸隐患。
防范措施
委托专业维保单位,定期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,重点检查电气控制系统防水情况,清理井道积水,确保电梯运行安全。定期对锅炉、压力容器进行内部检查和外部检验,校验安全阀、压力表等安全附件,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运行设备,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,严禁违规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