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切实解决双职工家庭暑期子女“看护难”问题,宜城街道聚焦民生需求,创新升级“七彩公益安心托班”服务体系,通过科学布局、资源整合和多元协同,以专业化、规范化、有温度的服务,为家长解忧,让孩子乐学,实现服务能级与惠民实效双提升。
一、科学布局构建服务体系,实现惠民实效新突破
宜城街道立足民生需求,通过科学规划在22个社区构建公益暑托服务圈,其中枫隐、和平、谈家干、文峰、碓坊、东虹、巷头、宝塔、溪隐9个社区开设精品暑托班,较去年新增3个,服务时间长达5周之久。创新建立“就近分流”服务机制,采用“跨社区调配+专人对接”模式,暑托服务惠及600余名青少年。街道与教育局协同推进,由辖区湖滨实验学校、阳羡小学、城南实小、荆溪小学、实验小学5所学校选派专业教师驻点开展课业辅导,各社区配备专职社工全程管理,确保服务“专业化、规范化、有温度”,切实解决双职工家庭“看护难”问题。
二、资源整合打造特色课程,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
由宜城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牵头协调,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动优势,整合科技馆、美术馆、青少年权益保护协会等社会资源,推出近百门特色课程。特别注重本土文化传承,邀请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开设陶文化体验课,将宜兴特色非遗技艺融入教学。新纳入课程体系的法治教育公共课程,进一步提升了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护能力。课程设计坚持“社区需求导向”,上午开展课业辅导培养学习习惯,下午设置特色兴趣课程,形成“基础+拓展”的课程体系,真正实现“寓教于乐、全面发展”的教育目标。
三、多元协同创新服务模式,构建长效运行机制
探索“公益托班+社区治理”新模式,暑期“七彩公益安心托班”启动前,街道团工委在线上发布青年志愿者招募令,短短几天吸引36名大学生报名。经过系统化的岗前培训,36名大学生志愿者全面进驻暑托班教学一线,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在基础课业辅导、特色兴趣课程开发等多个维度提供精准化服务支持,既解决暑期看护难题,又为青年学子搭建实践平台。
下一步,宜城街道将持续深化“公益托班+社区治理”模式,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,拓宽服务维度,打造更普惠、更精准、更可持续的青少年关爱体系,让“安心托班”真正成为双职工家庭的暖心工程,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