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漆涂料企业在易燃易爆物料装卸、包装过程中,因工艺、设备或人员操作等因素易产生静电。若静电得不到有效控制并达到引燃条件,极易引发火灾、爆炸事故。
宜兴市应急局结合夏季高温汛期特征,加强风险研判,开展易燃易爆物料装卸、包装环节静电防治“小切口”治理,形成消除静电的两种主要途径:1.创造条件加速静电释放或中和;2.控制工艺过程,限制静电产生,规范装卸前、中、后及包装作业环节管控。此次治理行动在全市25家油漆涂料企业先行展开,具体措施如下:
一、装卸环节
1.装卸前准备:设置车辆装卸区域,在作业区入口设置防爆型人体静电消除装置。储罐汽车装卸前,使用专用接地线及接地夹进行等电位连接(连接汽车、储罐与装卸设备),安装静电接地报警器。装卸易燃介质的管道有导静电功能,并在管道进出装置区及分支处可靠接地,法兰处进行静电跨接。作业人员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静电工作服和安全鞋。
2.装卸中管控:灌装容器使用金属或导静电容器,液体物料灌装时,从容器底部注入(或使用金属注液管伸至底部)。在防爆区域使用的设备、接触的物料为导静电型。
3.装卸后检查:装卸作业结束后,立即封闭储罐盖,按程序拆除接地设备。
二、包装环节:向包装物内灌装易燃液体时控制流速,防止液体的飞散喷溅及静电危害,并设置静电导除设施。
下一步,宜兴市应急局将向涉及易燃易爆物料装卸的化工企业推广治理经验,指导企业强化重点环节静电防治,保障作业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