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展“医德医风先进典型”培树宣传活动是落实委党委“行风提升年”工作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。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医德医风建设,推进卫生健康系统行风建设再深化、再提升,引导全市广大医务人员在奋进新征程、建功新时代中展现担当,宜兴市卫生健康委“身边的感动”专栏,将陆续展播全市医务工作者服务群众健康的优秀典型事迹,深度聚焦他们的“天使风采”!
“嘟嘟嘟——”
午后,市第二人民医院患者服务中心的电话铃声急促响起,打破了原有的宁静。
“您好,这里是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患者服务中心。”
“您好!我想找急诊科的医生!”电话那头的声音难掩激动,“我是曾先生的家人,我一定要给那天抢救我老公的医生护士送一面锦旗!他们不仅救了他的命,更是救了我们好几个家庭啊!”这通从百里之外打来的电话,宛如一把钥匙,瞬间打开了那个深夜惊心动魄的抢救记忆。
值班医生的思绪被拉回到7月12日那个紧张得几乎凝固的深夜。23点,急诊室内灯火通明,如同不落的星盏,守护着每一个亟待救助的生命。一位男性患者被紧急送入,他手捂胸口、面色苍白,艰难地诉说着持续1小时的胸痛。
胸痛,就是命令;时间,即是生命。急诊医生迅速启动胸痛救治绿色通道,第一时间完成心电图检查——结果令人心头一紧:急性心肌梗死!患者的心脏,正面临一场残酷的“生死考验”。
“立即开通静脉通路!”“完善心肌酶等检查!”“紧急呼叫心内科会诊!”指令清晰而迅速,抢救室里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如精密齿轮般紧密协作,沉着应对。
就在此时,曾先生突然意识丧失、全身抽搐,血压骤降,呼吸与心跳戛然而止,心电监护仪上显示室颤——这意味着他的心脏已彻底失去正常泵血功能,生命悬于一线!
急诊与心内科团队火速展开高级生命支持。电除颤、持续胸外按压、气管插管、建立静脉通道……一项项抢救措施紧密衔接,所有人各司其职、默契配合。时间一分一秒流逝,高质量的心肺复苏仍在坚持,医护团队舍不得放弃也坚决不能放弃!终于,10多分钟后,监护仪上再度出现了窦性心律的波形,患者生命体征渐趋平稳。那一刻,所有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才稍稍松下一口气,眼中写满疲惫,却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。
由于患者心肌梗死情况严重,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一时间启动转诊机制,联系上级医院继续接力救治。这场深夜的生命接力,不仅体现了医院对心梗及其并发症高效识别与处置的能力,更牢牢把握住了救命的“黄金四分钟”。
这一面跨越百里、情意千钧的锦旗,不仅是对医护人员高超技术的赞誉,更是对崇高医德和无私大爱最温暖的诠释。